眩暈症 愛上高壓力指數族群

 

日前唐飛院長因頭暈入院檢查,頭暈和眩暈都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但兩者在症狀上是不同的,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有眩暈問題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靠腦力工作的高壓力上班族,更是眩暈的高危險群,要預防眩暈的發作,睡眠充足,生活作息正常,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遠離壓力,是預防的不二法門。

 日前唐飛院長因為頭暈、血壓高而到榮總檢查,最後檢查除了三酸甘油脂稍高外,其他一切正常。由於唐院長在民國七十二年在美擔任武官期間,以及之後在南非任武官時曾經有過眩暈的症狀,被當地醫師懷疑是梅尼爾氏病,因此院方特別為他做了兩耳平衡功能檢查,也都正常。

 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部主任連江豐表示,唐院長前兩次的眩暈應該是屬於良性陣發性頭位性眩暈症,而非梅尼爾氏病,因為唐院長的聽力相當好,如果是梅尼爾氏病,聽力會有損傷,但此次入院檢查只有頭暈現象,並無天旋地轉的眩暈症狀。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過眩暈的經驗,對整日處在生活與工作壓力下的現代上班族,眩暈症可是你的大敵,因為造成眩暈的主要誘發因子是壓力。

 眩暈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尤其是已列入已開發國家之林的台灣,生活腳步加快,工作競爭壓力大,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口味過重等因素下,有眩暈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靠腦力工作的族群,如資訊業上班族,都是眩暈症的高危險群。

不過,在談眩暈症之前,必須先釐清頭暈和眩暈是不同的,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雖然兩者都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但其實是不一樣的,頭暈時人的感覺是頭昏昏、腦重重,但不會併有噁心、嘔吐的情形,且大多是因為全身系統性的內科疾病造成的,如心臟瓣膜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甲狀腺功能失調、藥物副作用、身心症等等。

 至於眩暈發作時,病人會感覺天旋地轉、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甚至躺在床上無法起身,且多數是內耳不平衡所造成的。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拔群也表示,如果發作時剛好在開車或從事危險的工作,搞不好還及會危及生命安全,不可不慎。

 一般來說,眩暈症的好發族群以卅歲到七十歲最為常見,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約二:一。此外,有眩暈家族遺傳體質的人也比較容易患病。

 臺大醫院耳鼻喉科許權振醫師則指出,眩暈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許多不同疾病所共有的一種症狀,病人會感覺到自己或週遭景物在旋轉、搖動或跳動。一般來說,當平衡狀況出問題時,就會有眩暈發作,而人體的平衡,主要是靠視覺、本體位覺和內耳前庭等三個感覺系統來維持。

 眩暈症是非常複雜的,許權振醫師說,其所涵蓋的範圍也非常廣泛,除耳鼻喉科的疾病外,內科和神經科的疾病也常併有眩暈的症狀。加上眩暈病患並非每個病例都能立刻得到正確診斷,而是需要仔細問診,加上特殊檢查,甚至需要觀察好一段時間或藉助藥物的治療,才能做結論。

 也因此,對眩暈病人而言,醫師們一致認為,詢問病史是很重要的,包括頭昏的性質、嚴重度、持續時間、發作頻率和有無伴隨其他症狀,如聽力損失、耳鳴、噁心、嘔吐等。此外,王拔群醫師要提醒眩暈患者的是,只要有眩暈就要找醫師做診斷,千萬不可輕忽其存在,因為眩暈的病程是無法預期的,早做診斷,早做治療,且不同的眩暈會有不同的療法。

 許權振醫師則指出,眩暈症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內耳性或末梢性眩暈﹔二是中樞性眩暈,其無論是治療和預後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鑑別診斷很重要。一般來說,末梢性眩暈比較沒有危險性,且大都會自然緩解,但是如果是中樞性眩暈則危險性高,且不易緩解。

 其中,內耳性或末梢性眩暈,常見的有良性陣發性頭位性眩暈,此症是最典型的動作誘發性眩暈、頸部血液循環不佳、梅尼爾氏病、前庭神經炎、外淋巴漏、內耳中毒症、內耳迷路炎、前庭性麻庳、末梢前庭病變等﹔而中樞性眩暈則有脊骨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腦幹血管病變、小腦橋腦角腫瘤、小腦病變等。

 至於臨床上最常見的眩暈是梅尼爾氏病,林鴻清醫師表示,病人會反覆發作,但每次眩暈來得快,去得也快,約耗時數分鐘到廿四小時內,其病理原因為內耳積水,此類病患約佔十分之五,但屬於典型的梅尼爾氏病,也就是併有陣發性眩暈、波動性聽力損失和耳鳴現象的人則僅佔十分之一。另有十分之四是屬於只有反覆眩暈、噁心、嘔吐,但並無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減損的症狀的非典型梅尼爾氏病。

其治療方式,藥物、生活、飲食是第一線的治療,王拔群醫師指出,有少部分病人需要長期依賴藥物,有的會嚴重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品質。因此,必須藉助手術治療或健他黴素治療法。

 王拔群醫師表示,手術治療包括內淋巴囊減壓、平衡神經截斷以及迷路神經的破壞手術等。然而,有許多年紀大的病人因為不能忍受手術所帶來的痛苦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因而發展出一種微小侵襲性的治療方法─耳內注射來處理頑固的梅尼爾氏病,以達到解除疼痛和治療眩暈症的效果。

 目前國泰醫院以健他黴素耳內注射治療梅尼爾氏病的病人有廿例,王拔群醫師使用每毫升卅毫克濃度的健他黴素○‧五到一cc經由中耳通氣管直接滴注到病人耳內,每星期注射一次,總共注射四到五次,直到病人前庭的症狀出現為止,每次注射後要求病人躺在床上休息卅分鐘左右,經過一年左右的觀察,發現健他黴素耳內注射用來治療梅尼爾氏病能夠控制眩暈的成功率達到九○%以上,且能夠保留病人的聽力成功率也達到七○%以上。

至於耳石脫落症(有稱良性陣發性頭位性眩暈或稱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也是常見的眩暈原因,林鴻清醫師表示,此類病人約佔眩暈病人中的十分之二,病人常是起床時,頭部感到一陣眩暈,若頭暫時不動休息一下,就會馬上恢復,發作時間僅數秒鐘,不會有噁心、嘔吐或耳鳴、聽障等症狀。一般病人會在一年內痊癒,發作期間只需做頭頸部的眩暈復健運動即可。不過,也有復發的可能性。

 還有,前庭神經炎也是常見的眩暈之一,約佔眩暈病患的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其發作時間在數天以上,但復發率低。病人在發作前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且生平第一次突發眩暈,並無耳鳴、聽障及其他神經症狀,眩暈時會併有噁心、嘔吐及走路不穩,約一週後才會覺得穩定,要完全復原則需數週。其治療的方式是以復健為主,藥物為輔。 

 在治療眩暈症方面,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認為,可分三個層次來看,對輕度,僅對生活機能有些許影響,或是只有輕微的噁心、耳鳴、心跳加快等症狀,也就是第一階段的治療,藥物制劑約有七、八○%會好。

 至於第二階段,可採侵入性、破壞性治療,或中耳藥物注射抗生素、類固醇等,不過,其缺點是聽力會減退。第三階段則是手術治療。

林鴻清醫師則認為,眩暈治療的目標應分為四大項:一是確定造成頭暈及眩暈的原因,並針對不同的致病因素治療﹔二是對眩暈發作急性期的症狀治療,較常使用的治療是抗組織胺,如Meclizine及Cinnarizine等﹔三是刺激腦平衡中樞的代償,如果是單側內耳前庭功能突然失調時,人的腦中樞會逐漸代償,因此,病人可以做復健體操,盡早恢復日常生活﹔四是預防,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飲食方面,咖啡、濃茶、煙、酒、巧克力及太鹹食物均應避免,生活方面,宜避免工作壓力及睡眠不足等,藥物方面,主要是血管擴張及利尿劑,建議應服藥三個月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手術方面,內耳不平衡的病例,九○%經由飲食、生活及藥物三大要素,可控制良好,僅有少數需考慮做內耳的眩暈手術,在復健方面,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又稱耳石脫落症﹀及視覺性眩暈最為有效,其中,耳石脫落症可採用耳石復位術,又分為醫師做和病人自己回家DIY兩套方式。病人自己做的方式如下:先坐在床上,若病側在右耳,則向右邊躺,再坐起來,若是雙耳則兩邊都要躺,如此早晚各做五到十分鐘。

 眩暈的預防及保養之道,耳鼻喉科醫師們一致表示,如果曾經有過眩暈的症狀,或有眩暈的體質的人要小心,對短暫性眩暈,吃藥休息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眩暈的情況嚴重,就要積極治療,除了接受藥物治療,睡眠要充足,生活作息也要正常,煙、酒、咖啡、熬夜等都應禁止,並避免壓力刺激。在飲食上面,太鹹、太甜的食物都應避免。在吃的藥物方面,許文龍醫師提醒您要特別小心,像是荷爾蒙、化學性毒素的藥物都要注意,有很多人以為中藥就沒有毒素,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是藥,就有毒素,因此,有眩暈症的患者,在吃中、西藥的時候,都要特別留心。

 此外,工作壓力,電磁波的傷害也是造成眩暈的主因之一,尤其是電磁波充斥在我們的生活週遭,舉凡吃的,用的,甚至住︿高壓電附近﹀的像是電腦、電視、微波爐、吹風機、遙控音響等家電用品,特別是近年來幾乎人人一機的大哥大,如果使用時間過長或過於頻繁,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必須靠自己小心防範。

 在國外對這方面的傷害已注意多年,但在國內卻不被重視,甚至有許多人不以為意,殊不知傷害已在無形中侵入。

 許文龍醫師表示,電磁波對人類的危害,近幾年來已開始受到大家的注意,要不受其害,使用時間、量、距離都很重要,因此,建議您,在使用電腦時,應保持安全距離,五十公分以上是最安全的距離,另外,螢幕的對角線應在兩倍半。使用護目鏡雖然可以稍有所幫助,但必須是有接地線的護目鏡才有效。

最後,林鴻清醫師要強調的是,多數的眩暈病人只要飲食、生活及藥物三方面配合,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生活、工作也都能趨於正常,因此,有眩暈症狀就應及早就醫,千萬不要諱疾就醫而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品質。

 

 

( 摘自  2000.08.13 工商時報 )

加入討論留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 YA.K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